• 財訊網
  • 主頁 > 商界 > 正文

    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的結局如何?

    2021-08-28 10:48:06  |  來源:  |  編輯:  |  

    你好,本期為你解讀的書是《秦崩》。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朝,但是我們知道秦朝又非常短命。公元前209年,陳勝在大澤鄉振臂一呼就迅速取得了天下人的響應,此后不到五年的時間,劉邦就攻入了函谷關,消滅了秦朝。以往我們討論秦末各地起義爆發、天下大亂的原因時,通常都認為是因為秦朝的苛政,人們不堪忍受秦朝的嚴酷統治,所以紛紛揭竿而起。苛政確實是導致秦末亂局的主要原因,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我們在看秦末這段歷史時,往往會忽略一個非常重要的大前提,那就是在秦朝建立以前,中國已經經歷了從西周到戰國長達800年的封建時期。要知道,封建制度下的各個政權都是獨立的主權國,打個比方,當時的魏國人看秦國人,就像現在中國人看韓國人差不多,所以天下忽然由封建制轉變為中央集權制和郡縣制,人們自然無法適應。如果考慮到這個大前提再去看秦末的紛亂局面,你就會發現當時的起義絕不是反對秦朝苛政這么簡單,當時秦末的起義軍領袖和各個諸侯的首要目的,其實是讓天下重新回到戰國時的封建格局。

    而本書重點討論的就是在秦朝崩塌的過程中,華夏世界在封建與統一之間不斷變革重組的過程。本書作者李開元認為,從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到公元前206年項羽分封諸侯,在這期間,華夏世界至少經歷了三次變革重組,從陳勝起義后的平民王政,到薛縣會議的王政復興,最后到了項羽的封王建國。我們知道秦朝推行的是郡縣制,取代秦朝的漢朝所推行的則是郡縣與分封并行的郡國制,而華夏世界的這三次重組,正是由秦朝中央集權到漢朝地方分權的過渡。

    本書作者李開元先生,他畢業于北京大學歷史系,現為日本就實大學教授,他的代表作有《秦崩》《楚亡》《秦謎》三部曲。李開元先生研究秦漢歷史將近三十年,用他自己的話說,三十年的生命投入已經使他與秦漢先民心心相連。這本《秦崩》可以說是他這三十年研究成果的一次具象化。四川大學歷史系劉復生教授評價這本書時說:“在李開元出色的語言表達背后,蘊藏著多年學術研究的深厚功底。”

    說完了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和作者,下面我們分四個方面來講講這本書的內容:一、陳勝起義如何引領平民王政;二、薛縣會議如何主導王政復興;三、項羽與劉邦如何成為時代主角;四、項羽推行的封王建國,為何會成為秦朝到漢朝的過渡。

    第一部分

    我們先來說說第一個問題:陳勝起義如何引領平民王政?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起義,打響了推翻秦王朝暴政統治的第一槍。田余慶先生在他的《說張楚》一文中指出,這次起義最積極的意義在于,以這次起義為契機,之前被秦國滅掉的楚、趙、燕、齊、魏這五國紛紛復興,而五國之中,又是以陳勝復興的楚國為主導。我們知道,戰國末期的時候,楚國是秦國統一天下的最大阻礙,那么陳勝吳廣起義之后,以楚國為主導復興的五國,無疑就是戰國末期天下格局的重現。而在本書中,李開元將田余慶先生的觀點又做了進一步延伸,他認為在陳勝吳廣起義時,復興的這些諸侯國,雖然國號還是戰國時諸侯國的國號,但是政權性質已經完全不同了,他們多數都是由像陳勝這樣的平民建立的政權,所以李開元先生稱這些政權為平民王政。

    那么這些平民政權是如何建立的呢?這就與大澤鄉起義后,陳勝所采取的一系列軍事行動有關了。陳勝吳廣兵變后,迅速攻占了大澤鄉所在的蘄縣,也就是現在的安徽宿州,之后陳勝以蘄縣為據點,帥主力向西進軍,一直打到陳郡的治所陳縣,也就是現在的湖北荊州。攻占陳縣是陳勝起義至關重要的一步,這是陳勝攻占的第一座郡治級別大城,用現在話說就是一座省會城市。同時,這里曾經是楚國的舊都,在《秦謎》中李開元先生就重點記述過,戰國末期楚國曾經在這里重挫過不可一世的秦軍,占領陳縣后,陳勝利用這里得天獨厚的政治條件,決定建號稱王,取國號為張楚,也就是張大楚國的意思。這在中國歷史上算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因為在此之前,稱王都是貴族獨有的特權,陳勝以平民身份稱王,可以說是打破了貴族對王權的壟斷,它標志著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平民建立的政權就此誕生。

    稱王之后,陳勝并沒有就此滿足,他要將戰果進一步擴大。他命吳廣帥主力繼續向西進軍,意圖攻破函谷關,進而攻占秦朝首都咸陽;同時以武臣為將軍,北上渡過黃河,攻掠燕趙地區;以周市為將軍,進攻魏國地區。

    我們先來看下燕趙戰場。武臣進入趙國之后,一方面對趙國人采取輿論攻勢,喚起趙國人對秦國的仇恨,同時又對秦朝的官吏實行懷柔招降政策,結果趙國東部很快就被平定。占領原趙國首都邯鄲之后,武臣效仿陳勝,自立為趙王,趙國成為繼楚國之后第二個得到復興的國家。此后,武臣脫離陳勝的領導,開始鞏固自己的勢力。他命韓廣領兵北上攻略燕國地區,企圖將燕國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韓廣本人就是燕國人,他到達燕國之后受到燕國軍民的廣泛歡迎,迅速占領了燕國大部分地區,于是,韓廣又效仿武臣自立為王,燕國也得到了復興。

    燕趙戰場的武臣與韓廣進展迅速,趙國與燕國相繼得到了復興,那么魏國戰場進展如何呢?陳勝派到魏國的周市領兵一路北上,如秋分掃落葉般打下大半個魏國,一直打到齊國地區,但是此時的齊國已經被出身齊國王族的田儋復興,周市在齊國遭到了田儋的抵制,只能退回魏國。回到魏國后,周市的部下都希望他可以自立為魏王,武臣和韓廣也積極慫恿周市稱王,因為魏國地處趙國南部,距離楚國更近,所以他們希望借助周市來緩解來自張楚陳勝的壓力。但是周市卻回絕了這些人的請求,他認為魏國應該立魏國王族后人才符合大義名分,因此他擁立了出身魏國王室的魏咎為王,于是魏國也就此復興。

    陳勝在公元前209年發動大澤鄉起義,僅僅五個月,楚、趙、燕、齊、魏五國都得到復興,此時的天下格局,已經基本回到了秦國統一天下之前的狀態。不過,這時候的諸侯國,只有齊國是由原來的齊國王室獨立建國,楚國、趙國、燕國三國的君王均來自陳勝的農民起義軍,魏王魏咎也是被陳勝部下推舉稱王,也就是說,此時的國際格局是由陳勝所代表的平民階級主導,這種局面在中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出現。

    第二部分

    我們知道,陳勝吳廣的這次起義最后是以失敗告終。陳勝派去西進的主力部隊,本來已經攻破函谷關,眼看就要到達咸陽,卻在咸陽近郊遭到了秦國名將章邯的猛烈反擊。章邯率軍一路勢如破竹,一直反攻到張楚的都城陳縣,結果吳廣和陳勝相繼被部下背叛殺害,陳勝的起義也就此宣告失敗。不過,雖然張楚滅亡了,反秦的斗爭卻才剛剛開始,而接過陳勝接力棒的就是出身楚國貴族的項梁。這也就是我們要討論的第二個話題:薛縣會議如何主導王政復興?

    項梁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子,項羽的叔叔。陳勝起義時,項梁在會稽郡響應陳勝,也發動了起義。公元前208年,項梁領兵進入薛縣,也就是現在山東藤縣附近。他在薛縣得到陳勝張楚政權覆滅的消息,于是決定接手陳勝的反秦事業,撐起楚國的大旗。他召集楚國各地的起義軍到薛縣,共同協商今后滅秦的行動方針,這就是薛縣會議。

    會議上主要討論的話題有三個:首先,最重要的是,陳勝死后如何重建楚國;其次就是,明確了楚國是反秦的主導國,確立了楚國的盟主地位;最后,還有一個重要決定,就是復興至今為止還沒有恢復的韓國政權。會議在討論如何重建楚國時,項梁的謀士范增,提出了一項非常重要的建議,這條建議此后很長時間都影響著各國的政治格局。

    范增分析陳勝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在于他沒有立楚國王族的后代,而是自立為王,這樣的政權名不正言不順,不可能長久,所以范增建議項梁應該找到楚國王室后代,這樣才能號令天下。范增的建議很明顯是在對陳勝平民王政的合法性提出質疑,其實當時有這種想法的可不止范增一人。就像我們剛才提到過的陳勝部將周市,他就沒有自立為王,周市知道以自己的身份沒有稱王的資格,所以擁立了出身魏國王族的魏咎。還有就是當時的齊王田儋。周市在進入齊國境內時,曾經受到過田儋的抵制,但是到了陳勝死后,趙國發生叛亂,田儋卻主動向趙國伸出援手,還幫助出身趙國王族的趙歇登上王位,由此可見,田儋抵制的并不是其他國家復興,他反對的只是陳勝的平民王政。最后,在會議上,出身韓國貴族的張良也向項梁提議,要擁立韓國王族后代韓成為王。可見范增提出的要立楚國王族后代為楚王,是符合當時時代的主流的。于是,項梁采納了范增的建議,他找到了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立為楚王,并且使用相同的尊號,還叫楚懷王。

    而隨著韓國的復國,楚國的重新建立,戰國七雄也就全部歸位了,那么我們不妨再來看一下此時各國的王政情況:楚王熊心、齊王田儋、魏王魏咎、趙王趙歇、韓王韓成,這五國的君王已經全部都是王族后裔,平民王政只剩燕國一國。換句話說,這個時候各國王位又重新回到了戰國時期的舊貴族手中,而李開元就將這個時期稱為王政復興時期。

    薛縣會議的召開,標志著戰國七雄的格局已經基本恢復,但是各個諸侯王還沒有心思來慶祝自己重新奪回王位,因為秦將章邯正在大舉反攻,已經打到了齊國地區。項梁得到消息后,火速北上,救援齊國。項梁起初在與章邯的較量中處于上風,一連在東阿、濮陽、雍丘、定陶幾次擊敗章邯,不過一連串的勝利讓項梁開始產生驕傲輕敵的思想,章邯抓住時機,從北方調來援軍,偷襲了定陶,項梁猝不及防,兵敗被殺。項梁這次失敗,是反秦集團繼陳勝覆滅后遭受的又一次重大打擊。戰勝項梁后,章邯北上進入趙國,并且與來自北方的王離軍團匯合,趙國已經岌岌可危。面對秦軍的攻勢,各路諸侯已經束手無策,這個時候,急需有人站出來力挽狂瀾,這也就是我們要討論的第三個話題:項羽與劉邦如何成為時代主角?

    第三部分

    我們知道項羽是日后的西楚霸王,劉邦是日后的漢朝開國皇帝,但是在這個時候,這兩個人還只是反秦聯軍中的普通將領,還稱不上是什么核心人物。項羽之前一直擔任項梁的副將,還沒有過獨自率領大軍作戰的經歷。而劉邦在家鄉沛縣發動起義,起初取得了一些戰績,但是他后來投靠項梁,也不過是項梁的眾多部將之一,論地位還在項羽之下。那么這兩個人是如何走到歷史舞臺中心的呢?這次機會源自楚懷王與反秦將領的一個約定,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懷王之約。

    項梁死后,楚懷王召集楚國各方將領來到彭城商討今后的反秦戰略。在會議上,楚懷王首先重申了反秦戰爭基本的目標是誅滅暴秦,復興六國,而誅滅暴秦必須以楚國為盟主,六國復興必須以各國王族為正統。這兩點看似是對薛縣會議的重申,但其實懷王這時候再次提出,很明顯是要樹立自己的正統性和權威,同時也是對陳勝平民王政再次修正,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將領再擅自稱王。但是面對這么多有野心的將領,他也必須要想辦法加以利用,他的辦法很直接,那就是開出了一張大大的“支票”,內容就是:誰先攻入關中,消滅秦國,誰就是關中王。

    這句話一出,不知道有多少人都紅了眼。項羽是第一個請纓要去進攻關中的人,但是楚懷王深知項氏一族勢力強大,他自然不想看到出身項氏的項羽再嶄露頭角,所以他并沒有派項羽西進,而是讓項羽作為宋義的副將,北上救援趙國。同時,他將西進滅秦的任務交給了劉邦,他認為劉邦老成持重,又沒有后臺,更好控制。正是楚懷王的這個決定,拉開了秦楚決戰的序幕,同時也成就了項羽和劉邦。

    我們先來看項羽一方。公元前207年,項羽與宋義領兵5萬北上救援趙國,此后就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戰。在巨鹿之戰中,項羽破釜沉舟,以5萬軍隊戰勝了王離和章邯的40萬秦軍。而這場會戰對項羽而言至少有兩點影響。首先,這場戰役讓項羽完全掌握了楚國的主力軍團。在大戰之前,項羽因為和宋義不和,同時宋義作為主帥又進軍遲緩,所以項羽殺了宋義奪取了兵權。第二點就是項羽憑借著巨鹿之戰一舉成名,并且成為了諸侯聯軍的主帥。要知道,項羽當時面對的秦軍,是當時秦國最強的兩只軍隊。章邯軍團一直是秦朝反擊的主力,這支軍隊消滅了陳勝的張楚政權,還戰勝了項羽的叔叔項梁。而王離軍團更是秦軍精銳中的精銳,賈誼在《過秦論》中所說的“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指的就是王離手下這支秦軍。就是面對這樣兩支秦軍,項羽卻毫無畏懼,結果九戰九勝。據說當時在巨鹿的其他諸侯將領在壁壘上觀戰,全都目瞪口呆。戰后項羽召見這些人時,他們都是跪著前行,沒一個人敢抬頭仰視。

    說完項羽,我們再來看看劉邦。秦軍主力全部都在巨鹿,關中地區空虛,于是劉邦趁機一路西進,兵不血刃打入關中。公元前206年,劉邦兵臨咸陽城下,秦王子嬰投降,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就這樣落下了帷幕。雖然說劉邦攻打關中并沒有項羽在巨鹿之戰中那樣驚心動魄,但是率先攻入關中對劉邦而言,依然有不可忽視的意義。首先,根據懷王之約,也就是“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憑借率先攻入關中的功績,這就讓他可以從一名毫無背景的普通將領,一舉躋身諸侯王的行列。第二就是秦政權是被劉邦親手終結的,這也讓劉邦的政治地位變得與眾不同,甚至可以說,劉邦已經成為當時天下僅次于項羽的第二號人物。最后一點就是,劉邦進入關中之后秋毫不犯,還與百姓約法三章,這就讓劉邦在關中深得民心,也為他日后依靠關中地區與項羽爭霸奠定了基礎。

    秦國滅亡后,華夏世界又一次走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瑞士史學家布克哈特,在他的代表作《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文化》中的一段話是這樣說的:“歷史有的時候會突然聚焦到某一個人身上,并按照這個人指示的方向前進。現存事物與新生事物的矛盾與融合,會在這些偉大的個人身上達到頂點。”這句話用來形容秦朝滅亡后的歷史時期再合適不過了,如果從當前的形勢來看,布克哈特口中的那個人,就是項羽。項羽當時的威望和功績早已震懾天下,諸侯已經無人敢對項羽說出一個不字了,不過很遺憾,項羽雖然為歷史指示了前進的方向,但最后要到達頂點的那個人并不是他,這就是我們要討論的第四個話題:項羽推行的封王建國為何會成為秦朝到漢朝的過渡?

    第四部分

    巨鹿之戰后,項羽接受了章邯的投降,但是為了防止秦軍嘩變,他將20萬已經投降的秦軍全部坑殺。之后,項羽揮軍進入關中,為了報復當年秦國對楚國的滅國之仇,項羽誅殺了秦國嬴姓宗族,然后縱容諸侯聯軍搶劫秦國宮室的財寶和美女,焚毀咸陽宮和阿房宮,據說大火燒了三個月才熄滅。復仇的癮過足了,項羽終于要開始處理戰后問題了,他要重新構建天下秩序,也就是重新分封天下諸侯。以往評論項羽分封諸侯,學者們多數都會持批評態度,說他分封僅憑自己好惡,結果為后來天下再次大亂埋下隱患,不過李開元先生卻對這件事另有看法,他認為項羽的這次分封將成為漢朝郡國制的先行實驗。

    那么項羽到底是如何進行分封的呢?當時擺在項羽面前的有三條路:一是回到戰國,二是實行大一統,三是建立新的秩序。我們先來看下回到戰國,那就是要履行懷王之約,承認王政復興,這就意味著項羽要屈尊去向那些毫無功績的諸侯王稱臣,這是項羽絕對無法接受的。那么實行大一統呢?肯定也不行,因為從薛縣會議開始,各個諸侯國的復興就已經和推翻秦帝國同步進行了,如果現在要實行大一統,各路諸侯肯定馬上造反。所以項羽只能選擇第三條路,那就是調和現實,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實行霸王主持下的封王建國。

    所謂封王建國,也就是分封諸侯王、建立列國的意思。項羽首先將楚懷王架空,升為義帝,然后自封西楚霸王。之后,他將原有的戰國七國全部分割,重新設立了十九個諸侯國。我們知道項羽的地位是真刀真槍打出來的,他自然看不慣那些沒能力也沒功績的王族后裔,在他看來,這些人沒有資格分享他的勝利果實,所以新封的諸侯王都是反秦戰爭中的有功之人。項羽此舉就是完全否定了貴族王位世襲的原則,像是九江王英布是強盜出身,常山王張耳原來是魏國的縣令,還有漢王劉邦之前是秦朝的亭長。

    我們看項羽自封霸王號令諸侯,似乎是讓歷史回來了春秋五霸時期的霸業政治,不過如果你仔細考察,就會發現這與春秋時期的霸業政治有很大的不同。首先,雖然各國如春秋戰國時期一樣,是獨立主權國,但是這些國家的行政區域都是以郡為單位劃分,這就讓項羽的分封繼承了秦朝設立的以郡縣為基礎的社會基層組織。再者,項羽分封是按軍功大小,否定了舊貴族世襲,這也就繼承了陳勝開創的平民王政。最后,項羽本人也并沒有完全否定帝制,田余慶先生在《說張楚》一文中就有分析,項羽升楚懷王為義帝,就是在用楚國繼承秦國在帝業上的法統地位,并為日后取代楚懷王自己稱帝做準備。

    但是項羽沒有想到,他直到最后也沒能加冕稱帝,五年后他就敗給了劉邦。項羽更想不到的是,他所推行的封王建國,卻成為了劉邦分封的一次先行實驗。我們知道劉邦建立的漢朝,實行的是郡縣與分封并行的郡國制,而劉邦的分封與項羽的封王建國其實有兩個重要的共同點。一是劉邦對諸侯國疆域的劃分也是以郡縣為單位,這就讓秦朝的社會基層組織經由項羽移交到了劉邦手中;二是劉邦分封的諸侯王,也都是在楚漢戰爭中有功的將領和盟友,就這點而言,劉邦最初分封諸侯王的依據也與項羽類似。所以我們可以說,劉邦在漢朝開國時推行分封,他所依據的原型正是項羽的封王建國。而李開元先生在本書最后說,項羽的封王建國其實成為了秦朝到漢朝、郡縣到郡國、中央集權到地方分權的過渡。

    總結

    我們說秦王朝崩塌的過程,其實就是華夏世界格局不斷重組的過程:首先是陳勝以平民身份稱王,這就打破了貴族階級對王位的壟斷,進而引領了平民王政;而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后,以項梁為首的貴族馬上對平民王政進行了修正,并開始主導王政復興,重新扶持各國王族登上王位;最后秦朝滅亡,項羽以西楚霸王身份重新規劃天下秩序,而他所推行的封王建國,則成為了秦朝到漢朝、郡縣到郡國、中央集權到地方分權的過渡。

    田余慶先生曾說過,歷史在秦漢之間并沒有朝直線前進,秦朝滅亡過程中中國歷史經歷的三個拐點,但是我們也知道,中國歷史的曲折道路并沒有走到盡頭,秦朝滅亡之后就是長達五年的楚漢戰爭,也就是在這五年間,劉邦完成了對秦與楚兩份遺產的繼承,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聯合帝國。

    關鍵詞: 哪些明星整過牙齒 北京愛情故事25 10 27是世界戀愛日

    上一篇:規劃實務丨2020年真題+華傾模擬題,鄉、村莊規劃補充答疑!    下一篇:【鄉村文化】“中國核雕之鄉”河北永清出巨作,中國首組大型現實題材核雕作品獻禮建黨百年
    99热这里只/这里有精品| 精品72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 精品免费视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2021国内久久精品| 日本精品卡一卡2卡3卡四卡| 四库影院永久在线精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大胸| 久久精品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级毛片久久久精品毛片 | 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人看| 国产精品亲子乱子伦xxxx裸|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伊人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动漫|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看看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 久久丝袜精品综合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微拍精品|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无码|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三级国产电影|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