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詐反詐的堅實堤壩 民生銀行上海分行成功堵截多起電信網絡詐騙
2021-11-23 10:35:01 | 來源:財訊界 | 編輯: |
2021-11-23 10:35:01 | 來源:財訊界 | 編輯: |
為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筑牢安全防線,今年以來,民生銀行上海分行在用心為客戶做好金融服務工作的同時,不斷強化各項安全管理工作,持續開展員工安全教育培訓,不斷增強員工防范意識,截止目前,已陸續堵截了7起電信網絡詐騙案,避免客戶資金損失240余萬元。
網上交朋友落入詐騙陷阱
客戶馬先生到民生銀行上海華山支行想要匯款2.3萬元給一家快遞公司。高額的快遞費引起了支行工作人員的警覺,于是詢問客戶快遞的來源,是誰寄送的,是什么物品?客戶先是說親戚從國外寄的,后又說是一個朋友寄的,具體物品是什么不清楚。前后不一的描述、來路不明的快遞和含糊不清的說辭讓工作人員懷疑其中有詐。隨后,支行廳堂人員進一步向客戶進行詢問,客戶隨即出示了手機上交友軟件中與“朋友”的聊天記錄,內容包含“這是我們的秘密”、“不要告訴任何人”、“就說是給親戚匯款”等內容,支行工作人員確定這就是一起典型的電信網絡詐騙,于是將疑點一一告知客戶并拒絕為其辦理轉賬業務。通過耐心解釋,客戶最終意識到自己受騙了,保證不會再匯款給對方,并刪除了該“好友”,卸載了交友軟件。
所謂幫忙炒股疑似詐騙
一名50多歲的中年男子鄒某到民生銀行上海七寶支行辦理業務,他向服務經理咨詢如何在手機銀行上匯款,服務經理詢問客戶轉賬用途及是否認識對方時,客戶表示要轉5萬元去炒股,但服務經理發現收款賬戶是“張家口**公司”,于是提示客戶防范電信詐騙風險,不明賬戶不要隨便匯款。隨后,廳堂主管再次詢問客戶為何匯款至該企業時,客戶表示前幾天被拉入一個微信群,里面有位專業炒股的吳經理建議他將資金轉到這家公司,幫其炒股有高回報。廳堂主管立即提示客戶,炒股需轉入證券公司開立的本人名下賬戶,而非轉入到不相關的公司賬戶,而且廳堂員工通過“企查查”發現這家公司是2020年10月剛成立的獨資企業,經營范圍為零售日用品。廳堂主管再通過查看客戶與對方的微信,發現里面有詳細指導客戶通過手機銀行一步步轉賬的截屏,還催著客戶趕快辦理,疑似群里還有多名“托兒”在合伙煽動客戶轉賬,這樣的操作很明顯是電信詐騙。之后,支行工作人員還向客戶描述了之前曾堵截過的幾個類似案例,勸醒“夢中人”,該客戶最終徹底打消了匯款的念頭。同時,支行工作人員還建議客戶退出這個炒股微信群,以免再次被騙。
電話那頭的“汪警官”竟是“查無此人”
一名中年女客戶到民生銀行上海長寧支行說要通過現金繳款的方式將3萬元人民幣匯入到某公司賬戶。支行柜員在清點完現金后,看到現金繳款單上的匯款戶名是一家金融服務公司,備注為“退還平臺借款”。于是向客戶做日常轉賬的四詢問一告知流程:“是否認識對方、是否收到警方防范電信詐騙的安全提示,同時告知該筆業務存在的風險等”。客戶表示她是替家人還款,已到派出所去過并出示了一份警方通報,還說自己后來還同一名未曾見過面的汪警官電話聯系過,此筆匯款應該沒有問題。但支行柜員還是不放心,再次詢問客戶細節,要求查看警方通報,客戶出示了之前同對方公司工作人員的微信聊天記錄,但這兩份資料并未打消柜員的顧慮,于是她將此情況上報給廳堂主管。廳堂主管在了解情況后,仔細查看了所謂的“警方通報及微信聊天記錄”,發現警方通報比較可疑,再次詢問客戶是怎么與警方確認的各種細節后,建議客戶先不著急匯款,由她來為客戶再次向警方確認對方的真實性。廳堂主管立即向屬地派出所報警并向出警民警說明情況后,希望通過內部核實此所謂的“浦東分局汪警官”是否真實。出警民警通過查詢發現“查無此人”,隨后告知支行人員和該客戶,近期長寧警方已接到多起所謂的“汪警官”要求匯款的事件并已有多人受害被騙。出警民警對民生銀行工作人員認真負責的服務態度表示贊許,至此該客戶才意識到她差點上當受騙。
網絡合同難辨真偽疑點重重
一位70多歲的客戶董先生到民生銀行上海逸仙支行要求辦理跨行轉帳業務,匯款2萬元到深圳某銀行的賬戶。支行廳堂員工在四詢問一告知環節中,發現該筆匯款存在頗多可疑點。一是董先生說匯款用途是要在香港出版一本武術書,收款人是深圳的某個人賬號,他之前已在其他銀行匯款3萬元。二是柜員在詢問是否認識對方時,他一會兒稱這件事是由徒弟介紹的,一會兒又說是好朋友核實的。三是董先生向柜員提供了手機內的合同、營業執照等,但均是第三人通過微信傳輸且合同也沒簽名,無法判斷真實性。鑒于此,支行廳堂員工判斷這可能是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于是對客戶進行勸阻,但客戶仍執意要匯款,在多人勸說無效的情況下支行向屬地派出所進行報警,警方到場了解情況后,也判斷這是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于是立即聯系了董先生的女兒,并將其帶回派出所進行勸阻。令人沒想到的是,兩個多小時后董先生再次來到支行,繼續要求辦理轉賬業務,面對這樣的情況,支行又再次聯系警方,十分鐘后,警方再次將董先生帶走進行勸阻。
從以上堵截的幾起案例可以發現,詐騙分子雖然詐騙的手法很多,但都是通過網絡向部分人群發出精準詐騙信息,不同于過去廣撒網、隨機式的詐騙手法。今年以來,國家對個人信息保護力度不斷加大,諸如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草案等重要法律法規陸續和即將出臺,“國家反詐中心”APP也不時登上網絡熱搜,作為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反詐預警和宣傳的最新手段之一,其宣傳效果已經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普遍認可,受到全社會高度肯定;另一方面,一些犯罪分子不斷翻新詐騙手法套路逃避打擊,甚至將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大數據挖掘等新技術應用于詐騙實施,使其更加智能化、低成本化、隱蔽化。
民生銀行上海分行將發揮好廳堂陣地的作用,堅持打防并舉、防范為先,積極開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知識培訓和宣傳,筑牢防詐反詐的堅實堤壩,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作出新的貢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